城市“微更新”传承文化记忆

2023-06-28

6dbcbc1887c72b1a0fb8b8105c7b7b79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城市微更新,就是要让这些彰显人文底蕴的历史文化遗迹都能“动”起来、“活”起来,以此滋养城市精气神、提升城市软实力,让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发展齐头并进,带给群众更多收获与幸福,让城市绽放出更加耀眼的时代风采。



  城市文化的功能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对城市而言,文化增加了城市的辨识性,成为城市的名片,更成为引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对城市内部居民而言,文化作为一种公共资源,能起到引导人、激励人、塑造人的作用。

在城市和居民的双重需求下,城市文化的承载空间不断拓展。文化功能正越来越多地与商业办公、公园广场、体育场馆、交通枢纽等综合设置。从文化设施到文化空间的拓展,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于城市公共空间多层次、多元化、高品质、重内涵的追求,随着城市空间被文化赋能,城市文化的“能见度”和“感知度”得到显著提升,成为城市营造文化氛围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随着当前我国部分大城市用地进入存量优化的阶段,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如何提升城市品质和文化软实力,文化空间的塑造就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6e4bb4f19416491c1f272c44f44463e2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城市“微更新”承载文化记忆  


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不但传承着城市的精神,而且代表着城市的生活。如果说城市在飞速发展的千变万化中还是同一座城市,那是因为我们的记忆留在这里,我们的归宿还是这里,影响我们的习俗与文化来源于这里。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已经从高速增量的大拆大建阶段转向渐进提质的存量更新阶段。现在城市竞争不再局限在经济层面,GDP指数、基础设施建设等硬实力,不再是评价与衡量一座城市的单方面标准。城市的宜居程度、口碑形象、城市文化所塑造的城市影响力和感召力,将成为评估城市的新标杆。

以广州为例,作为世界城市网络中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枢纽型网络城市,广州正迈向全球城市的发展轨道。2018年2月24日,广州市国规委公示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明确指出将广州建设成为独具特色、文化鲜明的国际一流城市。目标愿景是打造“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2018年,广州向全球13个城市送去了“岭南之花”,在打造广州花城文化的同时,也将城市的人文形象推向了世界。

针对城市更新如何推动,国家相关部门也给出了指导意见。2021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研究起草了《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通知指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要尊重客观发展建设规律,以民生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扰民、不劳民,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应创新探索绿色集约的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严管大拆大建。在各地正在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时刻,这个通知有关精神可谓非常及时,对于指导各地积极稳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防止出现大拆大建、急功近利、过度房地产化等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在北京城市发展建设中,在全面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实用性、美观性、文化性的同时,也积极拓展各类公共活动和交往空间,合理增加停车、健身、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适度补充座椅、亭廊、垃圾箱、宣传栏等小微便民设施,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在保护好历史风貌的同时,鼓励有机更新和公共性使用,让老百姓记得住乡愁、找得到老北京记忆。针对城市“微空间”更新,2021年北京市发改委又专门启动了“建党百年·服务百姓·营造属于您的百个公共空间”项目征集活动,425个百姓身边改造意愿强烈的“边角地”“畸零地”“裸露荒弃地”等小微空间被挖掘出来,希望以城市“微空间”承载市民的“小幸福”。

城市更新不仅涉及城市建成环境和设施的整治和振兴,更关乎城市文化记忆的传承,探讨人与城市的关系,应回归情感,从人文视角去研究城市、评估城市,以文化引领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用充满情怀的城建档案记录城市的每一步变迁。让“微空间”承载大功能,成为了提升城市品质中最得见、摸到着、最有获得感的部分,通过小而美的改造提升为居民带来身边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使有限的公共空间在最大限度地体现居民需求的同时,承载城市的文化记忆。

3d95302573b19622fa433fb4c8c122a4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文化如何引领城市“微更新”  


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文化》一书中提到: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专门用来储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储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新文化,这大约就是城市的三个基本使命。

城市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不断地完善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空间营造也好,城市更新也好,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适应人的需求,满足人对空间的有效使用,是城市文化空间的核心要素,也是城市空间人性化的首要特征。所谓高品质文化空间,就是处处体现了“人的尺度”的空间。城市的边角空间虽然地方不大,但与居民生活环境品质息息相关,相对于城市主体空间,城市“微空间”还具有不同的空间特质,具有依附性、模糊性、可利用性的特点。

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城市空间中所表达出来的文化是由带有隐喻或象征意味的文化符号所建构的,而这种文化符号往往是特定城市文化特征的凝练之所在,通常带有本土性、审美性和感召力。我们认为城市“微空间”应该进行多维度的文化叠加,同时兼顾过去记忆,这就需要设计者把场地本身承载着记忆的东西完整地保留下来,又要融入现代的文化业态,才能解决和提升本地市民的生活需求。另外,还需适当引入网红业态,吸引时尚年轻消费群体。

4c3abd9a6361b90b42daa553e9373d87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首先,留住历史文化记忆。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人们常常走得太远,以致忘记了当初出发的目的。我们当前的城市建设在取得许多令人瞩目成就的同时又明显存在大量误区,这无疑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在城市更新中应该尽可能地保留住场地基底,服务于本地市民生活活动,并且加入合理适当的商业运营,引进更多年轻载体和鲜活的力量。在场地置入城市记忆,通过景观的手法,例如:过去的记忆文化载体,演变成我们的景观墙体、景观装置等景观元素。

让居民和游客走到这个空间的时候都可以跟场地产生共鸣,成为连接生活和文化的记忆纽带。利用丰富的细节设计,引入公共艺术,体现城市文化特色。设计过程中,可以提取历史文化符号、地方标志元素融入地面铺装、设施家具以及其他环境设施的细节设计。注重雕塑小品及公共艺术设计,有条件可以结合城市“微空间”开展公共艺术活动。

其次,要注入时尚文化元素。通过时尚文化元素的导入,让本地居民在这个空间里唤起记忆,延续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同时满足更多年轻人的审美喜好,再通过设计的手法让整个空间更富有层次,变成一个积极性、包容性、多元化的空间,延续原有居民生活方式的同时,还能够吸纳更多年轻人进入空间。搭建起与年轻人互动的桥梁,同时保留场地的时间属性,让新与旧、时尚与复古在这里碰撞、交织,让每一位外来者与原始居民都能找到更好的归属,形成一种更好的生活状态。增加更多可能性的场地功能,如:在一些老街区可以增加吧台和坐凳的形式,呈现室外书吧这样的小空间及外摆空间,提高空间的利用率,为人们提供停留、交谈、活动的休闲平台。打造网红咖啡店,引入更多年轻载体,推动地摊儿经济等,为街区注入鲜活的力量,带动老街氛围,从而吸引年轻群体进入空间,激发社区活力,活络老街。结合使用人群类型及时空活动特征,完善服务设施与活动场地,提供符合使用者需求的功能。结合问卷调研、现场访谈等,对商业区、商务区以及居住区等微空间设计应各有侧重。

再次,是和自然情景文化结合。通过城市空间的生态组织实现“生长自绿叶的城市”的构思,连通各河流、湖泊,绿廊和慢行步道串联公园系统、组团绿地及活动空间,构成城市的“绿叶”基底。微城单元嵌入生态斑块和廊道间,单元特色与周边山水资源相适应;设置绿色交通通道与生态廊道相结合的过渡空间,构成整体生态化城市空间。注重绿化景观塑造,亲近自然。改造设计应注意保留场地原有的树木,同时可以利用树木提供遮荫。合理搭配植物,随四季推移形成丰富色彩变化。可以通过植物限定空间,围合私密空间。为居民提供与自然互动的空间。将绿化隔离带、水域、山体等建设成为主题公园、文化体验区、历史文化游览区等,内部修筑少量的游憩设施,对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信息化检测和管理。

最后,做旧改的核心目的除了让人觉得焕然一新,形成留得住人的“微空间”,和区域历史相通、气质相合的“微空间”。既要解决民计民生,让原本的居民能够在这个空间待得舒适,更重要的是激发社区的活力,让更多的人愿意进来,最终使业态需求得以复苏,还要能够持续性地促使更多的社会资源共同参与进来主动改造,老城区才能算是正真被激活了。

3c1104d767ab1dc552da6618f9986ba9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